跳到主要內容

極度專注力:專注在哪裡,成就就在哪裡



為什麼要讀這本書?

這本書的作者曾經為了深入研究生產力,花了一年的時間,大量閱讀的相關研究,並在自己身上進行數十種實驗,最後出版成書:「最有生產力的一年」。在這過程中,他發現無論是外在環境還是內在思緒的干擾,都是在爭奪我們最有限的資源:注意力。於是,他又再度出了「極度專注力」這本書,試圖幫我們掌控注意力,進而找回工作與生活的節奏。

這本書提供了許多精美的圖示,幫助我們了解抽象注意力的運作情形。作者也在書中指出,其實我們有兩種注意力模式,各自有不同的運作時機、方式和用途。另外,他也針對我們日常生活中會面臨到的各種分心因素,逐一的提供專注的建議。

總而言之,如果你是個想要解決分心問題的人;或是是單純想要了解專注力是如何運作的人;又或者是曾經看過「最有生產力的一年」,覺得很有收穫的人。都強力推薦閱讀這本書!

這本書在說些什麼?

為什麼我們不容易專注?

我們的注意力是有限的:我們的注意力就像聚光燈一樣,只能照亮某一片特定的區域,而且範圍遠比我們所想像的還要小。假如我們大腦平常會接收到的資訊量,是一片操場大小的草地,那麼我們能有意識去處理的資訊,就只是這裡面的其中一片葉子。

大腦天生就是會尋找刺激:對於我們的祖先來說,時常注意環境中的新威脅,有助於提高生存的機會。因此,當你需要做的事情很多時,我們自然而然的就會傾向專注在愈多的事物上,而且不斷尋找新奇刺激能讓人覺得自己很有生產力,畢竟你每個時刻都做了更多事情。

由於上述兩個原因,當任務的數量太多,或者是任務的複雜度遠超出我們能處理的範圍時,都會使我們處於「注意力超載」的情況:失去目標,忘記自己正在做什麼因此我們必須要學會自我察覺,並且有意識的利用注意力資源,才能確保我們專注在重要的事情上面。

如何善用有限的注意力?

極度專注力:當任務的難度與自身的能力相符時,注意力空間會被剛好填滿,此時我們會進入一種被稱為「心流」的狀態:你會較少分心,感覺不到時間的流逝。這是大腦最有生產力的模式,而要達到這種狀態,你需要依序做好下列步驟:選定目標、排除干擾、克服抗拒、察覺放空。
引用自《極度專注力

分散注意力:相較於極度專注力是把注意力往外導向某個目標,分散注意力則是把注意力往內導入腦海中。它就像是睡眠做夢一樣,不只能夠幫助我們恢復精力,也能幫助我們串聯並重組資訊,是大腦最有創意的模式。如果要達到這種狀態,你只需要「刻意」地讓大腦放空:什麼事都不做、從事輕鬆愉快的習慣、或是只想著一個問題。
引用自《極度專注力

適當的組合:許多專家認為我們無法多工作業,這個說法確實符合需要專注才能做好的任務,但是套用在不大需要動腦的習慣上則不盡然。我們可以試著把相對單調的維護型任務集中在一起完成 (走路、嚼口香糖、聽音樂),既能節省時間,又不會注意力超載。
引用自《極度專注力

正念與冥想:相較上述的方法都只是在管理注意力空間,正念和冥想則是能擴大你的注意力空間,並且同時增進極度專注力與分散注意力的運用。之所以能有這樣的效果,是因為它們訓練你在一段時間內,腦中只想著單一目標,這能讓你習慣於較少的刺激,並且隨時有意識的察覺自己專注的狀態。
引用自《極度專注力

如何運用在生活中?

針對比較複雜的任務,我會選擇在清晨的時候進入極度專注力模式處理,因為剛睡醒時精神飽滿,而且此時通常不會有其他人的打擾。我也會利用軟體封鎖網站、關閉手機通知、靜音勿擾模式等方法來隔絕其他的外界干擾。

對於其他比較簡單的任務,或者是臨時增加但不緊急的計畫,我會每天或每周排固定的時間統一處理。我也會設定計時器,間隔固定時間檢查自己放空的情況,並決定是否繼續維持專注,或是改做適度的休息。

在休息時間,我會嘗試切換成分散注意力模式,藉由刻意的發呆,讓大腦自動統整先前讀到的資訊,有時候遇到不會的問題,睡個覺也能讓我有不同的想法。我也時常藉著走路來活動筋骨,假如突然出現某些不錯的點子,就會趕緊記錄下來。

心得與結論

以前的我常常會想著要盡可能地完成所有事情,因而忽略放空的重要性。藉由分散注意力的練習,我了解到放空並不是偷懶,而是為了恢復精力與消化資訊。而且藉由這本書,我也了解到分心和放空其實才是常態,雖然極度專注可以帶來最好的生產力,但也不必對自己過度苛求。畢竟生產力的重點,是做此時最重要的事,而不是做最多的事

相關的連結: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這一生的幸福計劃:創造快樂,而不是尋找快樂

為什麼要讀這本書? 一般的勵志書籍,往往只是成功人士的自身經驗,並不一定適用於其他人,而這本書的 作者是名正向心理學家,根據的是相對客觀的科學證據,建議的行動比較能適用於大多數人 。 另外,相較於精神醫學只著重於如何消除負面情緒,使我們回復到日常水準, 正向心理學著重於如何提升正面情緒,使我們的生活過得更多采多姿。 如果你時常覺得生活無趣,看了許多勵志書籍、甚至是找醫生吃藥,卻都沒什麼效果,那麼你可以考慮看這本書。

知識的假象:思考,是為了行動,也是一種集體行為

為什麼要讀這本書? 你對馬桶熟悉嗎?那麼你是否能夠講解它的運作原理呢?如果換作是腳踏車,你是否能夠畫出一個真的能夠運作的車呢?另外像是國歌的內容有什麼?愛情的機制有哪些?如果你發現自己無法回答上述問題,或是遠比你想像的還要無知,那麼你就擁有這本書所所說的 「知識的假象」:誤以為自己了解的比實際上的多。 我們經常要在試圖講解一件事物的內容或原理時,才會發現自己所擁有的知識是如此的匱乏。這會造成許多錯誤的判斷:明明無知卻還堅信自己是對的、將一件事情的成敗全都歸咎在個人身上。假如我們能夠更了解自己,或許能夠幫助我們做出更好的決策、建立良好的安全機制,而這也是作者們的寫作動機。 這本書在講些什麼? 為何會有知識的假象? 謹慎的思考,其實只是行動的附屬品: 直覺,會帶來簡化但往往足夠的分析,因此若是能達到目的,我們往往只會依賴直覺,而不會深入思考事情背後的原理。問題是,我們並未察覺到自己已經停止探索,還時常使用完全不同的因果關係來判斷不同的情境,這會使我們擁有不切實際的自信,也會因此產生許多失誤。 成功的秘訣,就是活在知識共同體裡: 若用電腦的記憶體來比喻,成年人的大腦容量大概只有1GB左右的大小,遠遠不及我們日常所使用的電腦或是這世界所擁有的資訊,那麼我們是如何利用這有限的知識來維持日常生活,甚至是創造龐大的人類文明呢?答案就是依賴 「知識共同體」—  知識不僅存在於 自己的大腦,也存在於我們的身體、周圍的環境、生活的群體、人造的科技 。然而由於我們能自由地取用大腦內外在的知識,因此常常不清楚自己不懂哪些事。 如何處理知識的假象? 建立行動 :我們應該建立行動導向的學習習慣,因為熟悉並不等於理解。許多人在讀書時只是反覆背誦,卻未能了解其意涵,也未能實際運用於生活中。因此即使是沒上過小學的攤販,也能輕而易舉的在算術能力上贏過小學生。而且有些知識是需要用身體記憶的,若能在活動之後留點時間給自己反思,便能帶來更好的學習效果。 與人合作 :若要能在這社會上生存,光靠自己的知識是不夠的,我們要懂得如何運用別人的知識,也要學習如何貢獻自己的知識。而無論是哪個階段的教育,最出色的教育方法都會提倡團隊學習。而其中最基本的原則,就是先分組培養專業,再打散為多元團隊完成專案。這樣的學習成效與創造力,通常會大於一般按照興趣或友誼所組成的團體,也更符合真實社會的運作模式。 察覺假象 :若要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