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什麼要讀這本書?
你對馬桶熟悉嗎?那麼你是否能夠講解它的運作原理呢?如果換作是腳踏車,你是否能夠畫出一個真的能夠運作的車呢?另外像是國歌的內容有什麼?愛情的機制有哪些?如果你發現自己無法回答上述問題,或是遠比你想像的還要無知,那麼你就擁有這本書所所說的「知識的假象」:誤以為自己了解的比實際上的多。
我們經常要在試圖講解一件事物的內容或原理時,才會發現自己所擁有的知識是如此的匱乏。這會造成許多錯誤的判斷:明明無知卻還堅信自己是對的、將一件事情的成敗全都歸咎在個人身上。假如我們能夠更了解自己,或許能夠幫助我們做出更好的決策、建立良好的安全機制,而這也是作者們的寫作動機。
這本書在講些什麼?
為何會有知識的假象?
謹慎的思考,其實只是行動的附屬品:直覺,會帶來簡化但往往足夠的分析,因此若是能達到目的,我們往往只會依賴直覺,而不會深入思考事情背後的原理。問題是,我們並未察覺到自己已經停止探索,還時常使用完全不同的因果關係來判斷不同的情境,這會使我們擁有不切實際的自信,也會因此產生許多失誤。
成功的秘訣,就是活在知識共同體裡:若用電腦的記憶體來比喻,成年人的大腦容量大概只有1GB左右的大小,遠遠不及我們日常所使用的電腦或是這世界所擁有的資訊,那麼我們是如何利用這有限的知識來維持日常生活,甚至是創造龐大的人類文明呢?答案就是依賴「知識共同體」— 知識不僅存在於自己的大腦,也存在於我們的身體、周圍的環境、生活的群體、人造的科技。然而由於我們能自由地取用大腦內外在的知識,因此常常不清楚自己不懂哪些事。
如何處理知識的假象?
建立行動:我們應該建立行動導向的學習習慣,因為熟悉並不等於理解。許多人在讀書時只是反覆背誦,卻未能了解其意涵,也未能實際運用於生活中。因此即使是沒上過小學的攤販,也能輕而易舉的在算術能力上贏過小學生。而且有些知識是需要用身體記憶的,若能在活動之後留點時間給自己反思,便能帶來更好的學習效果。
與人合作:若要能在這社會上生存,光靠自己的知識是不夠的,我們要懂得如何運用別人的知識,也要學習如何貢獻自己的知識。而無論是哪個階段的教育,最出色的教育方法都會提倡團隊學習。而其中最基本的原則,就是先分組培養專業,再打散為多元團隊完成專案。這樣的學習成效與創造力,通常會大於一般按照興趣或友誼所組成的團體,也更符合真實社會的運作模式。
察覺假象:若要能善用知識共同體的力量,得先察覺自己的無知,才能懂得何時應該求助。而試著詳述步驟、說明原理,就是察覺假象的最簡單方法。此外,若要能導正他人的錯誤觀念,或是化解對方的極端立場,你也可以善用提問的方式,來讓人察覺到自己的無知。然而,這樣的方法是有侷限的,那就是當新的資訊違反了預設的因果模型、自身的價值觀、親友的立場,我們便很難聽得進去。而且這也無法改善彼此之間的關係,甚至反而讓人更想迴避真相。
善用推力:由於我們不可能知道所有事情,因此我們在大部分的領域都是極其無知的。然而無知的人卻剛好最缺乏自知之明,因此作者認為我們應該仰賴專家來幫我們設計良好制度,讓我們的特殊癖好反而成為行動助力,藉此產生社會推力。這就是所謂的「自由意志家長制」— 把一般人在理性思考後會採取的行動設為預設選項,但又保留其他的選擇空間。這既能符合自由意志,卻也像是家長規範。
如何應用在生活中?
我會試著將喜歡的書籍寫成他人能夠理解的文章,藉此來檢視並促進自己的對於內容的理解,也會試著擬定行動計畫,確保知識能夠實際的應用。我也會試著閱讀重要生活領域的知識,並追蹤能夠講解原理或提出證據的專家或媒體,來藉此了解自己何時需要尋求協助,以及哪裡可以獲得協助。在工作及生活領域中,我會試著更重視他人的貢獻,並以團隊的榮耀取代個人的光輝。在制度的建立上,我會更重視專業的參與,並且小心檢視預設的選項及順序。
自己的心得與總結
這本書的內容十分豐富,尤其是知識共同體的概念讓人十分著迷,書中有許多實際案例,非常強烈大家買書來看。而最近也正好快要公投了,你是否能夠說明公投的內容?各個選項所能造成的影響?參考的資訊來源是否可信?以及這個議題應該交給無知的我們決定嗎?這些都是我們應該好好思考的。